敬畏文章

发布时间:2022-03-28 阅读量:

□  吴方友

 因为编辑《新时代科普》的关系,我近来不断收到一些盐场题材的文章,其中就有土生土长于盐场的赵银笙先生的。他写的不多,但写得很好,前不久刊载在这份刊物上的盐场小品《盐乡故物散记》气韵生动,味道隽永,写法别具一格。这是银笙先生的写作功底所在,我一向知道他,对史学和古文很有造诣,所以写出的文章好看耐读。

 为什么这样的文章不能多写些?银笙告诉我,他觉得写作很审慎,哪怕一篇短文也不随便写,提笔有敬畏之心。我对他的这种写作态度十分赞赏,写文章自当明白的一条是:敬畏文章。

“敬畏文章”这四个字对写作人而言,不是一条清规戒律,而是对写作者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写作的旨归所在。在写文章之前,先要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写文章?我写的文章表达了什么,想说什么,思考了什么,能给人什么样的启发?又提出了什么观点和理念?这些问题看似不经意,其实都是写文章时必须要好好考量的,不能信笔写来,一挥而就的。

 当下时髦语词中有“必须”的,这里我来移用一下,那就是“敬畏文章”是必须的。因为真正被称之为“文章”,所体现能摄人心魄的魅力,并不是文字的机械组成,而是从许多方面来引人入胜的。

 这样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理想追求的情怀。情怀一旦进入文章,你的抱负,你的志向,你的爱和恨,你的所思所想,你所秉持的人生价值观,都会一拥而出。人们看得出,你是脚踏在时代的阶梯上,面朝着未来的星辰大海,合着时代的节拍勇敢地向前走,英姿勃发乃至英气逼人的向前走。什么样的文章最有魅力?有理想或近于有信仰的文章最有魅力。这正如梁启超说,信仰很神圣,这种神圣的东西,就是使一篇文章的灵魂高贵起来的“元气”。

 这样的文章,谋篇布局彰显着哲思的魅力。哲思,是一篇文章最可贵的“思想之眼”。它会把一件普通的事,一个小小的身边案例,放在哲理的高度去解析,提出独到的见解,给人以妙谛般的启迪。如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琴诗》一诗中说的:“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就是一个范例。

 这样的文章,有历史的魅力。常见盐场作者写淮盐文史的文章,说到刘晏、魏源说到林则徐,这些先贤都是盐上的大人物,其实他们留给后人的并不止是对盐法改革独创的记事,更有智慧的播扬。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先驱,尤其是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后来的洋务运动和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林则徐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为令多少人心折的座右铭。而唐代的刘晏在经营淮盐时一个密招,被西方经济学界借用来解决了20世纪30年代的重大经济危机,其经济学思想被列为构成马恩思想三个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文章魅力,是历史给予的,我们不要因为对历史知识的缺如而黯淡了它。

这样的文章,在起承转合的经纬线上,通篇散发出“道义文章”的魅力。要想文章贵,道义最值钱。曾有哲人说,天上不可无日月,人间不可无道义,而道义正是一篇文章的“主脑”所在。道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就说讲诚信,既是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现了道义的大义,也成为做人的规矩和立身准则之一。好的文章,总有“道义之光”在呼风唤雨照耀人心。

这样的文章,呈现着新时代的万千气象。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得好:“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新时代新格局新理念,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处处展现了我们贯彻发展新理念带来的新鲜气息和崭新变化。我们的作者,当满怀豪情,热情放歌,激情拥抱这个为我们创造了最好条件的文化新时代,用创新精神出品更多的好文章。

 这样的文章,在俯仰之间,还展现出故乡风物之盛,家园变化之美,而故乡,家园既是历史的,又是精神的。厚重的淮盐历史,让淮盐成为我们永远挥之不去的精神家园。我曾说过,一部淮盐的历史,就是贯串华夏的全部历史,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史,这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一是中国最早的经典《诗经》,《诗经》里有许多诗篇记载了“东夷”与淮盐的征战故事;二是《盐铁论》,《盐铁论》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经典著作,书中详尽记载了盐铁关系国计民生的古今例证,和朝廷最终决策必须由中央政府专卖的争论过程,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对盐场的作者而言,写淮盐文史是个写不完的题材,细想想,淮盐五千年谁能写得完?

 文章是有体裁的,新闻通讯、散文特写、报告文学、小说杂文、诗歌等等,但不管什么样的作品,从主旨思想到艺术手法,都有一个敬畏的讲究。而正因为文章中有这么多的讲究,所以写文章不是件随随便便的事,而是落笔有风雨,铺陈见印痕,不可不怀审慎之心、敬畏之心。对我们普通作者来说,当然不奢求像史学家司马迁说的“究无人之际,成一家之言”,但认真地写、虔敬地写、高标地写,在故乡大地上能留下笔力雄健,蔚为大观,甚至有经世致用价值的文章,这对丰富我们的文化成果,为故乡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书写,该是多么令人欢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