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 看巧云

发布时间:2021-08-18 阅读量:

□  韩加荣

  七月初七,有“七巧节”“七夕节”之称,在我们这地方有个习俗,在这一天看巧云。我不知道是从何时而起,云是天天有的,为何要这一天去看,且还能看出巧来。儿时的我感觉很神奇。童年的记忆中,这一天快乐是真的。奶奶告诉我“七夕看巧云,可让人聪明、心灵手巧”,我不知道,我看了会不会变巧、变聪明,但奶奶说的,还是天真地相信。

  奶奶是个慈祥的老人,因缠了脚,脚很小,或许就是传说中的三寸金莲,走路晃晃悠悠,姿态不似正常人,童年的我,觉得奶奶走路样子怪怪的很好笑,会调皮模仿她动作,在她的身后学着她颤颤巍巍的样子走路,奶奶回头看见,会假装生气,举起巴掌欲揍我,我转身头就跑,不等我跑出几步,她又喊住我,“奶奶逗你玩呢”。有时,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轻轻地在我屁股上来两下子。奶奶的肚中有好多的故事,盐场流传的有些传说,我都是从奶奶那里听来的,因而,儿时的我,很喜欢呆在奶奶身边。

  跟着奶奶看巧云,听她讲七夕故事,是我童年的一个快乐记忆。奶奶在我家那几年里,奶奶对这一天好象很在意,是不是年年都和我们一起看巧云,已经记不真切了。后来,我上了学,奶奶也离开我家,七七看巧云的事淡了下去,偶尔也会在七夕这天,向天望去,看天上的云,却失了童年的趣味。直至奶奶离开了我们,也就再没有认真地经历七夕看巧云这事。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把七夕这天看得很重,一年的等待是漫长的,因而就有了许多的期待。进入农历七月,要有好几天的准备。奶奶会时不时地叮咛她的孙儿们记住日子,她的念叨,让我们也当作一回事,不敢怠慢,怕错过了日子。于是,我们就在号头(日历)上做上记号,把那一天折起来,每日去数数,还剩几天,告诉奶奶。

  看巧云,是要有机缘巧合的。能否看到巧云,还得天界许可,放出大好的晴天来,撒一把白白的云放在天空,再赋予白云的魔力,展示她的灵性,演一出大戏。观看巧云,应是少云的天气,一半是蓝天一半是云,最好是白云四散在天空边缘的那种。阴天或是下雨是看不成的。奶奶说过,七七那天,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如果他们高兴了,少了些忧愁,就不会哭泣,天气就好,也就能看到巧云了;如若思念日长,愁容不展,他们就会一同哭泣,他们的眼泪就会化作大雨,落向人间,下雨了,巧云躲起来了,也就看不成了。

  记忆深刻的那一次,是让我经历过山车般的一次看巧云体验。那年,进入农历七月,奶奶依旧是念叨着让我关注着那日子,我也一天一天去看那个号头。天气也不错,只是夏伏的天气,温度很高,无风无雨的,感觉是火辣辣的热,无雨的天气自然是看巧云的好时机,我满怀期待。七夕那天,天气却给我来个当头一棒。清晨,等待了一年的我,兴致勃勃地起来,跑出屋外,然而,抬头看去,天上的云很厚、很黑,把天挤得满满的,不漏一丝缝隙,阴沉沉的,这让我好不失落,嘴里嘟哝着,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就这样了。临近中午,不仅乌云不散,还下起雨来,心情愈加低落,我围在奶奶身边,一脸的不高兴。到了吃中饭的时候,雨点还大了起来,便急得大哭,奶奶看出我的心事,揽着我说,“三啊,没事,七月七,眼泪滴,这是织女在抹眼泪呢,抹完眼泪,就好了。不碍事的,你先吃饭,不耽误你看巧云的。”我似信非信地看看天,中午的饭吃得也无滋无味。

  不知真的是织女止了哭,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奶奶的话应验了,果不其然,过了中午,天上的乌云慢慢变淡,渐渐退去,天也高了起来,一抹蓝色从云缝中透出来,不断地扩展,连成一片,聚在头顶的厚云,向四边散去,化作朵朵白云,如棉花般漂浮在天空,或分或聚,时而散成一朵一朵在天空中游来荡去,时而相互挤压叠加连成一片一片,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变换身形,幻化出万般色彩……

  不断变化的白云,让我的心情激动起来,蹦蹦跳跳地来到奶奶身边,拽着奶奶一起去看巧云。奶奶说:不急,这会儿太阳晒人,等会儿,太阳不晒人了,喊上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去。在焦急中等待太阳落西,一次一次地跑到奶奶身边,说太阳已经到那了、又到那了,奶奶却一点也不急,依旧做着手中的针线活。太阳渐渐西沉,热力也慢慢地退去,房屋西边那块每日纳凉的地方,被雨水浇湿的地面已经被太阳烤干。我早早地将晚上纳凉的苇席铺上,等待着奶奶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正在我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奶奶一声喊,孩子们,跟奶奶看巧云去。一群小孩子在叽叽喳喳声中簇拥着奶奶,围坐在铺好的苇席上,缠着她,问这问那。奶奶兴致很高,看着我们的高兴劲,引导我们看天上的云朵这个像什么啊?那个像什么啊?引得我们伸长了脖子在天上搜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诉说着不断变化着的云的形态。奶奶奶奶,那里有座山;奶奶奶奶,那里是不是有只船……,我们叽叽喳喳地告诉奶奶我们的发现。

  就在我们兴趣高涨的时候,奶奶说:“我发现天上有一匹马,看谁能先找到,谁先找到谁最聪明。”于是,我们就会仰着头在天空中,寻找奶奶说的那匹马。我在北边的天空中,发现一簇云的上半部,似一匹奔跑着的骏马,我赶忙说,“奶奶!奶奶!我找到了,在那在那”。奶奶问道“在哪了?说给我听听”。我抬起手正准备指向天上云彩,奶奶伸出手把我的手按了下来,说:“不能指,不能指,一指天上的马就跑了”,我楞了一下,不知所措,连忙把手藏在身后,仿佛再拿出来,那匹马就跑远了似的。这时奶奶笑了“在哪了?告诉我听听,看你说得对不对?” 我结结巴巴地描述着那匹马所在的位置。说得差不多了,奶奶说:“嗯,对了,是三儿先找到的,三儿聪明”。被表扬的我有些得意,也有些羞怯,脸微微有点发烫。在那个七七的傍晚,看着天空不断变化的云,搜寻着自己能够辩识的形态,和能够想像出的事物,说给奶奶听,直至夜色升起,模糊了视线,恋恋不舍地收起那份好奇与喜悦,期待着下一年的七月初七。

  童年的七夕,与奶奶一起看云卷云舒,享受着天空的云彩带给我的一个美好时光,更享受着奶奶的慈爱。这是奶奶带给我们的启蒙教育,虽然奶奶并不识字,但她用生活的积累,把自然与童趣结合起来,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培育我们的想像力与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中华文化传承延续,是既亲切而又实用的育儿经,更是“寓教于乐”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