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赋能数字基础设施低碳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3-01-09 阅读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新时代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数字化和绿色化正成为加速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能。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发展、加速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充分认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经济社会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要“深入推进绿色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双化协同”战略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数字化与绿色化相互支撑、互相促进的协同关系和重要作用。

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化进程加速,“数字中国”成为国家战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数字经济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立足我国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目标,如何更好地推动数字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议题。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进一步推动产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释放全领域数据价值,提高全过程生产效率,降低全链条能源消耗,实现生产效率和能源效能的双提升。

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转型。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由单点应用向全面协同演进,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规模加速扩张,我国数字产业节能降碳成为亟待破解的关键问题。为此,“双化协同”战略既关注数字化如何赋能绿色化发展,也要充分发挥绿色化对数字化的牵引带动作用。

数字技术是赋能基础设施节能降碳的关键抓手

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自身的节能降碳问题同样受到广泛关注,亟须发挥数字技术在促进节能降碳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缓解传统基础设施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持续性影响的“锁定效应”。

数字基础设施节能降碳迫在眉睫。将数字基础设施作为节能降碳工作的重点目标是在起点源头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5G、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服务器等数字基础设施的规模化部署,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城市大脑等基础设施体系的广泛建设进一步带来了社会用电量和碳排放增加的压力。

数字技术是实现低碳化发展的“关键一招”。为应对能耗压力,我国在数字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中发现,运用数字技术能够有效实现节能降碳。在5G网络层面,我国通过不断发展AAU深度休眠、站点自适应控制等数字节能技术,探索开展主设备不同工作状态控制和绿色化制冷配电,实现5G网络能效大幅提升。在数据中心层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数据中心资源的虚拟化,动态优化服务器、存储设备、通信设备等专业设备和系统的工作状态,大幅提升数据中心设施网络的整体能效。

数字技术赋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发展空间巨大。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基础设施节能降碳,能够带动各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化发展。可支持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应对生态环境变化的能力,鼓励运用有利于节能降碳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综合运用标准、资金、人才培养、试点示范等政策工具,更好地释放数字技术节能降碳的潜力,全方位深化各领域数字化减碳应用。

用好数字技术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低碳化转型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系统谋划、多措并举,采取了一系列专项行动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发展,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规划,执行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

下一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经济发展和绿色发展战略部署,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关键抓手,以数字基础设施为目标牵引,以云计算技术实现“碳虚拟”、以大数据技术开展“碳摸底”、以物联网技术推动“碳感知”、以人工智能探索“碳预测”,加速数字基础设施节能降碳。

不断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能源使用效率。全面支撑“双碳”和“东数西算”政策落地,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围绕数据中心的电子信息设备、供配电系统等重点场景,推进数字节能技术研发应用。贯彻执行《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持续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不断提升5G网络、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的能源使用效率,推动各行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

持续优化数字基础设施能源配置体系。积极出台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的政策规范,推动可再生能源合理化布局、跨省区交易,提升可再生能源对数字基础设施的供给和交易能力。运用数字技术提升能源配置能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中心搭建能源综合管控平台,推广本地化余热回收技术,优化电力调度和匹配方案,提升全社会的用能效率。

积极引导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数字节能。通过社会资本引导、财政资金补贴等方式,延续或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运用数字节能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行业和地区出台绿色数字基建激励方案,强化数字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导向,将节能降碳水平、数字节能技术运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作为奖励评判的重要指标,以政策激励的方式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