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月”浅谈电力生产安全

发布时间:2016-06-27 阅读量: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电力安全生产氛围。在主题“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高全民安全素质”的全国第十五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生产安全是一切发展的“生命线”。

电力生产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生产安全又是这一系统工程中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电力生产事故有三类:一是“天灾”,如雷电、大风、暴雨、施工等不可控或不便控的自然因素,有其突发性。二是线路、设备、器材的“先天不足”,有其隐蔽性。三是“人祸”,人为地违法、违规、违章,有其盲目性。而“人祸”又占所有事故中的绝大部分。“人祸”又可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对规章明知故犯,明知这样做不符合要求,但图一时方便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其二是对规章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工作中又恰好在其二中发生了问题。其三是对规章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发生了事故才恍然或恍悟半悟。

电力生产从业人员既是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故都不希望发生。大凡发生了事故后,总结时都不难得出:“安全基础不牢,安全观念淡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防护能力弱,习惯性违章”等诸多教训的结论,都会把违章作业认为是事故的“病灶”,也作为是事故的过程。但要深层次地去分析违章作业存在的原因,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源头上杜绝违章作业的办法,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安全部门、管理者、从业人员把电力生产安全提上重要办事日程。

电力生产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血的事故教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规章制度。电力生产单位根据不同生产时期,制定出具体的、针对性的、安全保证措施和上级公司电力安全生产指导意见,这些都是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依据,而且,具有唯一性。但是,电力生产是一个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系统过程,这个过程又是决定安全的唯一因素。而人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工作态度、经验积累等等都是保证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法宝。

生产安全既是电力生产本身的需要,更是生产员工的生命保障线,安规技规反映了电力生产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保障措施,是对从事电力生产员工的行为规范。因此,每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员工,都应明白学习安全技能,这既是企业的需要,也是自身的需要。这就需要“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不要“实用主义”、“形式主义”。把强制性和自觉性相结合起来,创新学习,反复学习。从个人到团队都形成一个学习安全技能的良好氛围,并制定配套的安全管理考核办法。从点滴学习,日积月累,这样不仅能够对安规、技规等安全生产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在工作中运用自如。也只有人人成为安全生产明白人,才能事事做到生产安全平安人。

近些年来,职工队伍生产技能、安全防护能力薄弱,人才断层等已经成了电力管理者的共识。加强人才培养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力措施,把从事电力生产的各岗位人员,分门别类地培训学习各方面的业务知识。还充分利用班组每周一次安全学习和每天班前会进行学习。这样每周既能解决生产安全隐患,每天又能学习一条安规、技规,一年就能学习安全技能365条。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耳濡目染地强化人的学习意识,就能潜移默化地在职工队伍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电力生产暴露存在的问题和潜在不安全因素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正视问题和善于做到解决问题。办法就是边生产边整改,发生问题及时整,安全顺利定期整。明白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重要的深刻道理。一旦发生了事故多从自我找原因,不要“摔了跤总怪路不平”。只有把别人的违章当着自己的教训来接受;把小问题当着大问题来解决;把带有倾向性和危害性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遵从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根本方针。

徐圩供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