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口公司科技创新撑起农业生产一片天

发布时间:2020-12-17 阅读量:

近几年来,青口投资公司不断研究探索加快盐碱地高产提质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从土壤改良、种植模式、核算方式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生产操作规程,为粮食连年高质丰产发挥强大功效。

从土壤改良上入手,变盐碱地为基本农田。青口盐田复垦后的土地含盐碱量超过6‰,高盐地块含盐量超过10‰,当初40%属不毛之地。自营种植前土壤未经系统改良,盐碱度高而且缺氮少磷富钾。为将土地改良为基本农田,公司采取测土配方,实施物理改良+生物改良,冬季翻耕冻垡、培肥,秸秆全量还田,并施用酒糟等增加特殊地块土壤肥质;争取农开资金实施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完善了灌排水系,引活水洗盐降渍,加快土壤成熟;推行“以种代改”,因田制宜施好基肥,通过2-3年的改良,将高盐区土壤盐碱度降到6‰以下,达到水稻基本生长条件,彻底消灭“光头田”。盐碱地种植水稻标准化纳入省级试点并顺利通过验收;今年又实施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土地标准,近万亩农田纳入国家“两个功能区”保护范围。

从种植模式上发力,变粗放式为标准化。确立“优品优种”的经营理念,试种了近20个品种,综合筛选出一个主打品种和两个辅助品种,采取“1+2”品种结构。总结出4月20日起落谷育秧、5月20日前后启动插秧、6月20日插秧基本结束“三个20”农时节点,实行“两旋一平”(即插秧前,旱、水旋耕平整土地各一次,再水和精平一次);推行温室大棚育秧、机械化插秧,采取合理密植,每亩控制在2万穴,每穴5-6株,针对平地不平整现状,实行局部分垄管理,保证“寸水活棵”。精心做好田间管理,动态监测病虫害,科学施肥防治。加强水源水情检验,对上游客水及时检测,建立数据资料。独特的盐碱土壤搭配优质的范河水源和临洪河湿地环境,单季种植,使种植模式“一年转型、二年定期、三年成型”,产出优质的“盐田玉”大米,也为有机稻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去年首次试种就获高质丰产,今年有机稻(米)成功通过国家有机认证。

从机制上引导,变“外行”为“内行”。聘用21名转岗职工上岗,制定条田责任制,认标经营。不断探索核算方式,推行“稳田活制”“一分五统七定”,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农资使用“以库代店”,建立农资领取结算“一卡通”。引进银行信贷,解决条田工和承包户生产资金不足问题。对亏损条田工,采取“留存挂账、以丰补歉”,对连续三年亏损的条田工予以淘汰。引进外部种植能手拉动,推动了创新降本增效。与农科院所合作,长期聘用农技师,农事节点定期组织培训,编制《农事操作手册》和《盐碱地种植水稻标准化规程》,发挥国企的组织优势,建立条田组,创建模范班组,开展专家示范田、院所试验田、良种繁育田等“六田竞赛”,加强农技工人队伍培养,使条田工快速成为种植的行家里手。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由自营初年的单产不足400公斤,至今年已突破650公斤,条田工年均纯收入十万元左右,超过公司中层正职。

(卢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