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与路-赵斯雨

发布时间:2019-09-10 阅读量: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此话用在当时盐场圩下路再恰当不过了。记得当时圩下到场部或是到县城,路径比较单一,圩下通场部是没有实质意义公路的,通常都是在两个班组之间修筑的一条直通场部的泥路:路的一边紧邻片滩,路的另一边紧邻公共排淡沟,且大多被圩下人步行踩得结结实实的纯泥土筑成的泥路。那时的盐场运输车辆、交通工具少而单一,不像现在摩托车、大小载人客汽车、大小运输石料的便拖、大小挖土方的挖掘机(水水陆两用都有),总之应有尽有;当时在圩下,用于载人的永久、国防、大金鹿牌自行车,就是当时圩下最好载人车辆——圩下人家庭珍稀贵重的资产。

一个轱辘的小推车、两个轱辘的平车是当时最常见常用且数量有限的运输车辆,小推车一般一个班组配备三、四辆(收盐时推盐用的),平车一般一两个班组共同配备一辆,作为拉水、采购生产生活物资如买粮、运送病号如孕妇生产来回接送之需。每逢下雨下雪天气,圩下人或是赤脚、或是穿着单解放鞋踩着滑不溜秋泥泞泥路,大人们上下班,孩子们上放学,其中间或穿插着三五人等,在湿滑坑陷的泥路上相互扶携推拥着平车,拉着的生产生活物资或是孕妇病号艰难前行…。

那时的公路,就是场部直通县城之间铺设的唯一一条砂石路,每逢夏日雨后上放学时,赤脚走在被雨水浸泡透的几公分厚的像豆腐一样柔软沙泥公路上,脚掌心别是一番舒服的感觉!

小时候,圩下可称为桥的有三四块条石拼在一起的小石桥,通常搭在圩下主路上连接盐滩与排淡沟之间的沟坎上,既结实又稳固;有横跨在排淡河上用楠木架设的K字型大木桥(圩下俚语也称弓腰桥);有架设在宽度不是太宽的送水道上平板桥;有只用一块四五米长的跳板搭建的条板桥,还有用几根木棍或是较粗壮的竹子捆绑在一起架设的便桥…不一而足。当时圩下很少有混凝土结构构筑的桥,记忆中只有架设在排痰河入海处的棑淡闸、主送水道涵闸是混凝土结构;当时桥的数量较少,通常只在主出入道口的关键部位架设搭建。两个班组之间走亲交往,常常因数米之宽的一河之隔,常常要绕道步行七八里之遥的路程。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个夏日星期天的午后,与同学相约吆捕沙光鱼(几个人共同把滩地里的沙光鱼撵到一角,用手打起土坝,用手刮干水后拾鱼),回家的时候,送水道涨水,小木桥满水漂走,我们几个小伙伴约好共同游泳引渡一名不会游泳的小伙伴,当引渡至中间深水区时,水深流急其他几名小伙伴突然弃引,我与不会游泳的小伙伴同时沉入水底…强烈的求生本能,水流方向是浅滩的运气,经过数翻托拽着溺水小伙伴眼耳口鼻呛着齁咸的海水在水底水上沉浮,最后幸运的挣扎到口鼻可呼吸到空气的浅水区,在岸上的小伙伴的帮助下一同上岸脱险…

光阴轮转,日月如梭,现在已是公园2019年代。改革开放40年,古老的中华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北斗卫星、神州航天、5G通讯、高铁、量子卫星…等核心技术侪身世界高科技先进行列,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跨入新时代;而期间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盐场,伴随着祖国由沧桑向繁荣的变化也相应的发生着沧海桑田的变化,228国道与242省道,带着现代物流的时尚气息,其两端青口河特大桥与临洪河特大桥南北首尾相望,叠加辉映,纵贯场区;盐田变农田就是很好的历史佐证!而今青农一、二、三路横贯场区东西,农开种养殖区道路固化工程阡陌相连,可人们还是时常抱怨着“路太少了”、“路太窄了”…藉着本次《谷安》征文之际,再次把思绪拉回到儿时成长的记忆,感悟盐场人从过去艰苦坚忍的盐业生产生活环境,跨入到今天新时代创新卓越描绘盐场美好蓝图的足迹,聊以权当作为对父辈们的敬重,同辈们追忆的引子,有兴趣了解盐场过去的年轻一代的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