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特清风》(2022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22-03-01 阅读量:


神特清风


2022年第3

连云港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 20223


1、廉政时评:伟大建党精神与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2

2、清风说要:但见劳人筋骨实……………………………………6

3 、廉政文苑:怀着爱和道义,便不辜负这“人世间”…………8

4、警钟长鸣:不该收的停车费……………………………………13

【廉政时评】

伟大建党精神与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精辟阐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先进、信仰坚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意志顽强、作风优良、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生动写照,是党强大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精神优势、道德优势的集中展现。完整、系统、全面、准确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对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争取更大光荣具有重要意义。

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标识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精神的源头、起点、深化和拓展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党的本质特征。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揭示了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一百年来,正是因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我们党才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把握正确方向,从而战胜了前进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揭示了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的一条红线。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一点都毫不动摇。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前进道路上,党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揭示了我们党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成为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揭示了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追求。

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和阐发,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党的宗旨和性质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领悟和阐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锻造出一系列革命精神

事业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伟大建党精神虽然在一百年后作出正式概括,但是萌芽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蕴藏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进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源头,它的形成不仅对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而且对其他革命精神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引领作用,规范和影响着其他革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经过百年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相继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张思德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有:抗美援朝精神、老西藏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王杰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有: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革命精神有:探月精神、北斗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

这些精神,既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革命精神谱系建设。他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鲜明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开篇,其他革命精神是它的发扬光大、继续发展和具体展开。伟大建党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一起锤炼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意志、作风,形成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鲜明政治品格。

忠诚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想高于天。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慷慨赴死,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和平环境下,对忠诚信仰的考验丝毫不比战争年代减弱。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动摇。

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把“与时俱进”的概念引入党内政治生活,着重强调党的理论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毛泽东思想,开启了与时俱进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理论创新,必须适应实践的要求,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再一次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正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结果。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是在深厚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诞生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突出表现为救国救民。在建党前后,一代革命者为了救国救民而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时期的爱国主义突出表现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爱国主义突出表现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被赋予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使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战胜了一切困难,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不怕牺牲。中国共产党百年苦难辉煌历史就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浇灌的历史。事实证明,不怕牺牲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密码。人民至上。对于一个政党来说,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至上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底色。命运与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来源:清风扬帆网)

【清风说要】

但见劳人筋骨实

闲者多庸,劳者多能。欲扛大活、长大才、担大任,还得勤劳作,多付出心血和汗水。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

清人徐荣《劝民》诗有云:“闲也过一日,劳也过一日。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这首诗告诉我们,没见过清闲安逸的人精力增长,只见勤劳干事的人筋骨壮实。诗的道理很浅显,“闲则心乱,百病丛生;忙则心静,百病平息。”“劳动之于提高才能的关系,就像食物之于人体的关系”。“劳”与“不劳”“多劳”和“少劳”,是影响一个人能力强弱和作为大小的关键因素。欲成大事业者,尤需心无旁骛,勤于耕耘。只有让自己忙起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才能经风雨、壮筋骨,可堪大用、建功立业。

汗水书写传奇,拼搏成就梦想,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结“千层茧”,难长“冲天翅”;历得风霜傲,才闻扑鼻香。不怕劳作,多些辛苦付出,才能身强力壮、高歌猛进,成为劲草真金,成就出彩人生。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宋代陆游写有《苦笋》一诗,也表达了“劳人多磨炼、宜成才”的深意。诗中写道:“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徴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事实证明,人才不是轻易就能培养出来的,必须放手让他们接受历练、经受锻炼。那些安闲、懒惰、恶劳之人,经受不住风雨磨砺,自然壮实不了筋骨,也长不成参天大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细数古今“风流人物”,无不是生于磨难、勤于劳作之人。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人的成长经历表明,底层的砥砺、艰苦的劳作、丰富的实践,能够使人精神、意志和能力得到全方位淬火,进而丰富见识、丰厚底蕴,脱颖而出、有所作为。如果一味贪图安逸,怕苦怕累怕担当,不仅身体虚弱不堪,还可能一事无成。

劳动创造成绩,劳人风采无限。虎年年初上演的几场体育盛事同样告诉我们,没有顽强拼搏,就没有一次次逆风翻盘;没有一遍遍咬牙坚持,也不可能笑到最后。中国短道速滑队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赛中不畏强手、团结一心,勇夺桂冠。他们的荣誉,是艰苦训练得来的。正如队员范可新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们每天都是拼的状态,大家下冰嗓子里都带血的。”还有不久前,中国女足战胜韩国队,夺得亚洲杯冠军。她们的成功,是靠敢于拼搏、永不放弃得来的。体育健儿们的故事生动诠释:哪有什么一战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唯有不辞辛苦、不怕艰难,日日劳作、长期训练,才能战胜对手,赢得胜利。

四时相催不肯迟,脚踏实地不停歇。奋进在新的征程上,无论是强身健体,还是成就事业,都需要精进不止,甘当“劳人”。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任何成长进步都须远离安闲、舒适、懒惰。新的一年,当知重负重、苦干实干,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补足新的“钙质”,创造新的佳绩。(来源:清风扬帆网)

【廉政文苑】

怀着爱和道义,便不辜负这“人世间”

128日登陆央视一套,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引发全民热追:平均收视位居全上星频道同时段电视剧类节目第一,创央视一套近三年收视新高。比数据更有力的,是观众在社交媒体上为好剧贡献的“自来水”:“推荐给我妈看的,结果自己看上瘾了”“时代巨变、幽微人性、琐碎情感一样不少、混在一起,竟然炖得有声有色”……

一部没有强情节、没有流量明星的年代剧,却火遍了大江南北、温暖了不同代际的观众,厚重、深沉而又“不隔”。从专家学者到普通观众,从50后到90后,纷纷以各自独特的视角,解读《人世间》成为爆款的缘由,以及它为中国故事、中国表达所贡献的珍贵经验。

绵密的细节编织

让一个时代缓缓“落地”

《人世间》以东北某省会城市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视角,讲述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近半个世纪里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旭东认为,年代剧拍摄有它特殊的难度:演员的实际年龄和角色年龄跨度之间的矛盾,不同年代的剧情主题如何统一的难题,以及显而易见的,如何恢复和设计出符合特定年代的历史场景,让每一帧画面都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这为年代剧的真实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依托。

“我必须要给导演一个大大的赞!从道具场景的恢复,对历史的原真状态的还原,到人物的一句台词、一个眼神、一种状态,影调的选择和统一,他都抠得很精准。演员演绎得也很到位:主演雷佳音吃透了人物,表演毫无痕迹,一招一式都让人舒服;观众给丁勇岱的评分几近满分,都说他演好了工人形象、中国式父亲形象。我一向把影视剧当作遗憾的艺术,总怀着包容的心态去看,但《人世间》经得起挑剔,常常让我恍然‘这原来是戏’,就更见创作者的功力。”刘旭东感叹。

印着“为人民服务”的陶瓷缸,巷子里张贴的“不许随地大小便”,酱油厂里水汽蒸腾的翻炒车间,拘谨微笑的全家福,这些仅仅作为背景板的细节,精致地凝练了历史瞬间,共同成就了《人世间》极具时代质感、极富艺术魅力的影像呈现。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张鑫认为,“以小见大”是理解该剧的一把钥匙:人物的对话、服饰,剧中的建筑、饮食、道具、歌舞,制作团队对这些细节颇为用心地还原呈现,尽可能不因为一个“坏点”让观众“出戏”。

在编剧宋世明看来,“物”的背后也蕴藏着时代表情,对微小物事的捕捉,特别是时代横切面与纵轴线的精细交织,是拍好年代剧的关键:“脱离了时代,只讲家长里短,那是悬浮剧;离开了细节,只讲时代的波澜壮阔,那是教科书。《人世间》用逼真的细节填满了历史的缝隙,在扎实深厚的大时代氛围里,娓娓道来五十年里中国老百姓的故事,既有历史的纵深,又有生活的质感,这样的谋篇布局是该剧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几乎没有一个浪费的场景、几乎没有一个注水的镜头,在近乎强迫症的同一性准则之下,细节也拥有了绵长的力量。网上搜索“雷佳音的毛裤”,会发现《人世间》的这一处闲笔激起了网友乐此不疲的“玩梗”。“看到雷佳音一边穿彩色毛裤一边抱怨‘我姐的毛裤太短了’,我还没反应过来,我妈却盯着毛裤感叹:那年头的毛裤真的都是这么一截截接起来的——可雷佳音偏偏又把这一幕演绎得很有喜感。真的,这个毛裤梗我可以笑一年!90后观众贺丽华说。正是通过绵密地编织每一处细节,那个跫音渐远的时代,终于在荧屏光影中渐渐“落地”。

“文学品质”并未流失

摹写潮起潮涌的时代侧影

“从小说《人世间》到电视剧《人世间》,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原著的文学品质并没有流失,只不过换了一种载体。”曾和导演李路合作过《人民的名义》的著名作家周梅森,如此点评李导的新作《人世间》。

说一部电视剧拥有“文学品质”,寓指它对时代、对现实、对人性的深刻展现。“梁晓声的原著给电视剧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刘旭东对记者说,“梁晓声的知青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曾影响了一代人,到《人世间》,他的雄心拓展成书写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史。尽管主角设定为东北平民,但是通过婚姻、留学和其他支线情节,梁晓声的笔触实则蔓延向省部级别官员,伸向贵州、深圳甚至国外,尽可能地刻画出整个中国、整个时代的面貌。同时,在进行长跨度的历史叙事时,《人世间》又牢牢把握住人民史观,反映出人民群众怎样改变国家面貌、创造新的历史,写出了历史演进的真实逻辑,堪称一部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对当代中国来说,改革开放是民族命运、人民命运的分水岭;对《人世间》来说,讲好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巨变,刻画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时代浪潮中的荣辱浮沉,相当于“既要照顾每根线头,又要拎出一根主线”,是颇见功力的创作难题。

“剧里有两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德宝为了给酱油厂拉业务,和广东老板拼酒,喝得脸红脖子粗的,哭着说‘只有多喝酒,才能给厂里喝出一条生路’;深明大义的秉义岳母拿张载和王安石作比较,让秉义明白‘纸上谈兵不如放手去做’。这两个情节从国企职工和改革者的不同角度,折射出了时代转折时不同人群的心路。”媒体人依依说。特别是周秉义见到灯红酒绿、充满活力的深圳时,他的那种既踌躇满志、又犹豫不前,既勉励自己“赶快做”、又难掩惆怅落寞的复杂心境,准确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表情”。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的预期结果。对由于知识层次、个人视野和能力造成的境遇分化,《人世间》有真实的展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困境,也以东北向深圳投去的艳羡目光作为喻体。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人世间》在刻画人物时,并非静态地呈现一成不变的人性,而是把人性放在时代大潮中淬炼考验——无论清高或“油腻”,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有春风得意,有蹭蹬失意,有人性的坚守,也有名利面前的“溃堤”,一如网友所言,把这些拼接一起,才是真实的“人世间”。

“我相信无论是小说作者、编剧还是导演,都一定将自己热烈的生命体验灌注其间。”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教授刘永昶说,“于今天的老年人、中年人而言,他们可以在剧中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找寻自己的生命印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注视的是祖辈、父辈的青春故事,并因此动容不已。往事并不如烟,每一个剧中人都在人生的跑道上匆匆奔跑,他们的个体身影常常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飘摇,而生命的坚忍步伐却从不会停止;他们的集体姿态构成了潮起潮涌的大时代侧影,时代与个体从来就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电视剧也因此获得了史诗品格。”

年代剧落点于“弥合年代”

温润人性最是恒久动人

“我和爱人一起追剧,看到动情处时不好意思转头,怕看到对方泪目……”60后媒体人菖见在朋友圈如此写下追剧感悟。两个姐姐在艰难岁月里夭折,自己通过学习一步步改变命运,爱人在病榻前伺候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这些亲身经历的生活点滴使他对《人世间》格外有共鸣:向上、向善、血性、道义,这些抽象的“大词”被具体的人物和故事赋形,拥有了足以让人“破防”的强大势能。

“抛开主要人物不说,剧中的配角真是各有各的光彩。欺负妇女的骆士宾,‘渣男’一个,但他知道郑娟怀孕后,干着投机倒把的营生,也要给她挣够生活费。郑娟的养母,自己卖糖葫芦、卖冰棍过活,却不让女儿打胎,因为那也是一条生命。还有秉义的岳父岳母,他们和周家存在客观的阶级差距,但在两家人相处时总是尽可能地换位思考,让对方觉得舒服——我觉得《人世间》很真实地把那个时代东北黑土地上的善良、血性和道义传递了出来,他们流的很多泪水是利他的。它同时重建了‘家’的意义,一家人打不断、吵不散,而且总想着怎么向上走,怎么‘要好’,这些对今天的躺平主义、原子化现象、精致的利己主义,都有很好的启发意义。”菖见感叹说。

在资深影评人舒克看来,整部剧最终讲的就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剧中穿梭,逐渐筑起了“善的堡垒”。难能可贵的是,《人世间》对“善”的表达并未流于虚假和扁平。在观众贺丽华看来,主角周秉昆对学霸兄姐有着真实的羡慕嫉妒恨,他特别在意父亲对几个子女的不同态度,甚至觉得父亲“势利”,他作为剧中“善”的化身有着真实崎岖的心灵世界,这种设计完全是基于人性的真实逻辑,“至于秉昆妻子郑娟,我觉得她代表着对人性之善的想象:看到爱慕秉昆的女孩来送饭,她没有上演抓小三的狗血戏码,而是真诚地向‘竞争者’表达了感谢——这一幕看起来不动声色,暗地里搅动着人性的风暴,这种善是令人震撼的,它激起了观众心灵深处的美好的因子。”

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魏佳看来,年代剧的最终落点,正是弥合时代差距,唤起今人共情,塑造全民记忆:“在影视语言上,《人世间》超越了原著,演绎出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历史流淌;在整部剧的内核上,它凝聚起国人的情感共识、价值共识,很好地完成了时代交托给它的使命要求,用情用力讲好了中国故事。”

不是所有人生都要“开挂”,重要的是用力生活,爱自己也爱他人——80后江苏导演沈俊苗对《人世间》有着别样的解读:“做个放飞自我、张扬个性的人没有错,但我越发觉得,更要做一个心中有爱、有心、有家、有担当、有进取心、有感恩心的人。心中揣着光芒,体验生命需要你去经历的一切疾苦或甜蜜,便是不辜负这‘人世间’。”(来源:清风扬帆网)

【警钟长鸣】

不该收的停车费

“我有个问题要反映一下,因违规行驶,电动车被扣留,交警说15天之内接受处理就能把车取走,逾期会加收停车费。后来第15天取车时,工作人员向我收150元停车费,不交钱不让走,这也太霸道了吧。”近日,有群众电话向江苏省灌南县纪委监委反映,隶属于该县保安服务公司停车场存在乱收费的问题。

接到问题线索后,灌南县纪委监委随即开展核查。相关文件明确规定,车辆扣押期间的停车费由实施扣押措施的单位承担,逾期未取回的车辆才收取相应的停车费用,相应收费标准也一目了然。

明明没有逾期,为什么还收了停车费?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核查人员调取监控录像和车辆进出停车场记录,并向群众开展走访。结合掌握的情况,初步判定电动车主反映的情况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核查人员决定直接向该公司负责人朱某某了解情况。

“你们停车场收费有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核查人员开门见山。

“被扣押的车辆,经告知逾期不接受处理或者处理后不及时提取车辆的,在到期或处理结束之日起所产生的停车费用由车主承担。”朱某某坦然地回答。

“你们是否存在违规收费的情况?”

“这个肯定要按照要求来执行,再说这个钱也不是收到个人口袋里,都入了公司账户。”朱某某开始有些慌张。

“那你来看看这个登记表,14日进场,110日放行的电动三轮车收取停车费70元;21日进场,210日放行的电动三轮车收取停车费100元……难道这些车辆停放时间都不在处理期限内?” 核查人员指着相关台账追问。

“我们停车场日常管理支出费用较多,经营压力大,也是出于无奈,就安排收费员从车辆入场起开始计费,但是多收的钱都用于公司正常开支。”面对证据,朱某某吞吞吐吐。

为查明真相,核查人员又调取了该公司的详细收支凭证。发现违规收取的停车费确实入了公司账户,但部分支出存在明显问题。经查,2021年以来该公司共违规收取停车费12000余元,其中8000余元被违规用来购买酒水作为公务接待。

朱某某一边说经营难,一边还利用违规收取的停车费大肆搞公款吃喝,最终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违规向管理服务对象收取停车费,被严肃处理。针对停车场违规收费问题,灌南县纪委监委向相关主管部门发出监察建议书,督促加强对停车场的管理。同时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县所有收费停车场开展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共谈话函询15人,立案调查2人。(来源:清风扬帆网)

抄送:公司领导,各部室、车间。

2022年第3期 份数:20份